筑巢引凤聚势能——武威市持续加强招商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
筑巢引凤聚势能——武威市持续加强招商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
筑巢引凤聚势能——武威市持续加强招商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张掖 扬优聚势 突出特色 奏响发展新乐章(yuèzhāng)
肃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(jiùshì)金山银山理念。 王将
中帛源全钒液流储能电站。山丹(shāndān)县委宣传部供图
张掖市(zhāngyēshì)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“双缩减”。张掖市林草局供图
马站村农户(nónghù)在有机娃娃菜种植大棚里除草。郁婕
中船风电整装待发(zhěngzhuāngdàifā)的塔筒。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
张掖LNG储备中心(zhōngxīn)二期项目建设现场。山丹县委宣传部供图
盛夏时节,万物(wànwù)并秀、欣欣向荣。在祁连山下、黑河岸边,一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(zītài)迎接发展机遇(jīyù)。近年来,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安排部署,紧扣“一屏三地”功能定位,扬优聚势,加速(jiāsù)追赶,将自身(zìshēn)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,坚定信心保持韧劲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篇章。
生态向(xiàng)“绿” 书写新答卷
夏日(xiàrì),民乐县西南部河流蜿蜒、万木争荣。
“以前护林靠‘单打独斗’,现在有了联勤机制,让我们‘攥指成拳’。”在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zìránbǎohùqū)大河口核心区的(de)海潮坝生态警务室,民乐县公安局顺化派出所民警冯玉华说。
海潮坝(bà)生态警务室的成立(chénglì),打破了过去“林草管林、水利管水、公安管案”的碎片化治理模式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民乐县公安局联合林草、农业农村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8个职能部门,共同建立联勤机制,将本土优势(yōushì)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今年以来,共开展联合巡查6次,覆盖3.24万亩林地、9.44万亩草地(cǎodì)、0.16万亩湿地(shīdì)及水域岸线。
“现在接待游客时,我都主动(zhǔdòng)宣传生态(shēngtài)保护政策。”民乐县南丰镇一农家乐经营者说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张掖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(jīnshān)银山理念,将生态(shēngtài)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置于突出位置,全方位、系统性地推进生态建设。
“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。”在近日(jìnrì)举办的(de)“世界防治荒漠化(huāngmòhuà)与干旱日”主题宣传活动甘州区中心广场宣传点,志愿者正在面对群众科普生态保护知识。
“我每年都会参加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宣传活动。现在群众对生态(shēngtài)环保越来越了(le)解和重视。我身边有很多人都自发加入了植树造林、节约用水、野生动物救助等保护生态的行列(hángliè)。”现场一位从林业系统退休的老职工很是感慨(gǎnkǎi)。
近年来,张掖市以保护山水、增加绿量、治理风沙为主(wéizhǔ)线,以北部风沙线、中部绿洲防护林体系和(hé)南部(nánbù)水源涵养(hányǎng)区为主攻方向,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、“双重”规划、“三北”工程等项目,累计完成(wánchéng)营造林224.71万亩(wànmǔ),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092.9万亩,退耕还林4.17万亩,综合治理沙化土地327.2万亩,林木覆盖率(fùgàilǜ)、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分别达25%、50.98%,全市林草资源得到(dédào)有效保护,生态效益显著提升,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,林草事业发展态势良好。
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(guójiā)公园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段,雪峰绵延,与苍翠林海交相辉映;清溪穿林,牦牛群悠然食草,共同勾勒出雄浑与灵秀兼具(jiānjù)的高原生态画卷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(huò)(huò)漫步于木栈道,或驻足远眺,或俯身林间,争相打卡留念。
近年来,肃南县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的基础(jīchǔ)上,持续完善(wánshàn)旅游基础设施,打造集生态观光、科普研学、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。据了解(liǎojiě),今年入夏以来,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公园肃南段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5%,生态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张掖持续做好生态保护(bǎohù)工作,让水更清、天更蓝、城更美。
临泽县全力打好“三北”工程(gōngchéng)攻坚战,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工程,大力实施全国防沙(fángshā)治沙综合示范区等生态项目,完成人造灌木林36670亩(mǔ),治理沙化土地8200亩,义务植树50万株,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.07万平方米,城区绿化覆盖率(fùgàilǜ)达45.99%;
高台县将质量优先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,严把(yánbǎ)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关,加强(jiāqiáng)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,实行闭环管理,做到环环相扣、责任到人,确保干一片、成一片、巩固一片;
民乐县在祁连山北麓重点开展人工造林、退化(tuìhuà)林修复等,增强水源涵养(hányǎng)能力(nénglì);在中部绿洲区推进城乡绿化美化、退化草原治理;在北部风沙区实施封山育林,营造防风固沙林,遏制风沙南侵……
“我们将立足‘一屏(yīpíng)三地’功能定位,突出祁连山、黑河及(jí)北部防沙治沙带‘三大重点’,坚决筑牢守好(hǎo)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。”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农业向“新” 激发(jīfā)新活力
清晨6时,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的(de)玉米制种田里,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,开始巡田飞防。伴着旋翼的嗡鸣,雾化药液如(rú)细雨般均匀洒落,12亩(mǔ)田地的作业片刻间高效完成。
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了(le)半辈子的村民刘学建,如今当起(dāngqǐ)了“甩手掌柜”。
为何?“洒农药租无人机、施水肥借(jiè)配方专家、防虫害用专业技术员、收玉米租联合收割机。这些成本一年一亩地(dì)才400多元。”刘学建干净利落地给出(gěichū)了答案。
玉米制种田间管理的耕、种、管、收、土、肥、水、药等关键要素,均可通过“租赁服务”方式妥善解决。“8次肥、9轮水、1块(kuài)地拖住庄户人”的往日场景不(bù)复(fù)重演,取而代之(qǔérdàizhī)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村民带来的便捷与高效。
在甘肃谷丰源农工场农业社会化服务(fúwù)有限公司,工作人员忙着(zhe)穿梭于全市各县区的田畴沃野间,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。公司总经理谷科强介绍:“无论是整地播种、植保防治,还是测土配方(pèifāng)、收粮归仓,只要一个电话,公司就能派出专业服务队对(duì)田地开展托管服务,完成‘诊断’‘开方’‘治疗(zhìliáo)’‘康复’的全科服务。”
在这个被群众形象称为“农业三甲医院”的服务体系里,每株玉米都有(yǒu)自己的“电子病历”——卫星遥感是(shì)“全身体检”、无人巡防是“送医(sòngyī)下乡”、测土配方是“专家门诊”、田间管理是“一级护理”。
如今,农民(nóngmín)当上“田掌柜”,企业当上“田伙计”。
为了让“田掌柜”放心,张掖市建立(jiànlì)了农业社会化(shèhuìhuà)服务的严格“执业”规范:公开招标遴选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。由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、镇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和制种企业代表组成评审团进行“资质考核”,并结合各村土壤(tǔrǎng)墒情、水肥条件等实际情况(qíngkuàng),科学划定服务区域(qūyù),实现“一村一策”精准匹配。
“这套(zhètào)制度既确保了服务(fúwù)组织的专业性和公信力,又充分尊重了农民意愿和本地实际需求。”平川镇(zhèn)副镇长吴培涛说,“相较于传统制种玉米田地,农业社会化服务田地每亩综合节本增效超380元。”
种好田,出好物。如今,随着(suízhe)消费升级,绿色有机(yǒujī)农产品日益受到青睐。
在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(cūn),这里的有机蔬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。
田间地头一垄垄碧绿的(de)蔬菜长势旺盛。冷库车间里,一箱箱打包好的蔬菜码放在运输车里,发往(wǎng)北京、深圳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马站村依托优越种植(zhòngzhí)条件,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有机(yǒujī)蔬菜产业,成立村集体公司——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通过“走出去+请进来”,先后与福建世纪椿芽、云南芸岭鲜生等(děng)企业合作种植有机蔬菜,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。
马站村党总支(dǎngzǒngzhī)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马兆存举了(le)个例子:“我们的一棵西蓝花(lánhuā)卖3.9元,一棵娃娃菜卖2.6元,实现了从‘按吨卖’‘按斤卖’到‘按棵卖’。”
2024年(nián),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(wànyuán),亩均收入3.5万元,较普通蔬菜增收(zēngshōu)5倍以上,带动村集体增收147万元。
有机蔬菜种植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还带动了周边300多名村民就业。“工资每天能拿到150元。这个工作周期长,从每年(měinián)2月一直工作到11月底(yuèdǐ),收入可观。”马站(mǎzhàn)村村民钱雪说。
近日,张掖市相继举办2025年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(chǎnxiāo)对接会和第八届中国有机大会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通过展示推介、对接洽谈(qiàtán)、直播带货、现场考察等形式,为丝路(sīlù)寒旱地区有机农业(nóngyè)发展把脉问诊,着力(zhuólì)打造“甘味”品牌和“金张掖农优品”品牌矩阵,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产销精准对接。
甘肃前进现代农业(xiàndàinóngyè)发展(fāzhǎn)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祥表示(biǎoshì):“前进牧业始终坚持生态养殖和技术创新。这次与南方乳业达成了1万吨有机乳品的供应合作。我们(wǒmen)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供应能力,让更多人喝上张掖优质有机奶。”
满载14吨西蓝花的冷链货车,从(cóng)山丹县(shāndānxiàn)发往上海;甘州区万亩供港澳蔬菜基地喜迎丰收,一筐(yīkuāng)筐新鲜蔬菜48小时内即可抵达香港市场;民乐县依托安鹿臣“智联无界(jiè) 数启新程”数智链2.0系统,助力农特产品更好“走出去”……
近年来,张掖市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发展(fāzhǎn)“六个空间”,推动全市“三农”工作呈现出稳中(wěnzhōng)向好、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。
2024年,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1.73万亩,新建高标准农田26.12万亩;建立粮油(liángyóu)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100个,抓点示范面积23.29万亩;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92.38亿元(yìyuán)并首次发布;以“娃娃菜”为认证(rènzhèng)产品(chǎnpǐn),取得西北地区(xīběidìqū)第一张农产品碳标签、全国首个娃娃菜农产品碳标签。
工业向“上” 迸发新动能(dòngnéng)
盛夏时节,山丹县(shāndānxiàn)东乐北滩的张掖LNG储备(chǔbèi)中心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。
两座巨型白色储气罐与排列整齐的现代化生产(shēngchǎn)装置相互呼应。在机器的轰鸣声中,生产线满负荷高效运转(yùnzhuàn)。
张掖LNG储备中心是河西地区重要战略能源保障基地。自2022年(nián)启动投料生产(shēngchǎn)以来,张掖LNG储备中心一期项目已实现年生产液化天然气12万吨(wàndūn)的目标,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在不远处,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进入(jìnrù)到最后的冲刺阶段,土建工程完工(wángōng)率达99%,设备安装等工作接近尾声。
“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,将具备日处理150万立方米(wànlìfāngmǐ)天然气、5.9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存能力,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应急储备基地,为区域(qūyù)能源安全筑牢坚实屏障(píngzhàng)。”张发集团能源公司经理薛久年(nián)说。
近年来,张掖(zhāngyē)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(gōngyè)化,以“扩总量、提质效、增贡献”为主攻方向,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、项目建设稳中蓄势、产业发展稳中向好、企业培育(péiyù)稳中提质,加快(jiākuài)构建张掖特色“363”工业发展体系。
工业底盘持续夯实(hāngshí),发展能级跨越提升。
高台县以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驱动产业创新,着力锻长板、固底板、补短板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新型(xīnxíng)工业化提级扩能,现代化(xiàndàihuà)产业体系构建稳步前行。
高台县罗城镇戈壁滩(gēbìtān)上(shàng)(shàng),高台上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北部滩百万千瓦风电基地20万千瓦风电项目上,一组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微风中缓缓转动。
这里安装风力发电机组32台,建设储能设施1套、升压(shēngyā)站1座。“公司于2025年5月升规。1至5月累计实现产值3031万元。”高台上(táishàng)电新(xīn)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甘州区巴吉滩上,甘肃黑河硅基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、机器(jīqì)轰鸣,大型钢结构(gāngjiégòu)智能工厂雏形已现:
4台矿热炉拔地而起,综合(zōnghé)办公楼、化验室、化水(huàshuǐ)车间、锅炉基础、炉后(lúhòu)除尘设备等基础工程完工,正在进行电炉、除尘、空冷岛、余热发电锅炉等设备的安装;
在(zài)山丹县赛马(sàimǎ)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,工程车(gōngchéngchē)、挖掘机来来往往,施工人员忙着建设马厩、马术俱乐部、马术观赏区等主体工程,产业园雏形显现……
时下,张掖市一个个(yígègè)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,一条条优势产业聚链成群(chéngqún),工业发展热潮持续奔涌。
2024年以来,张掖市深入实施(shíshī)强工业(gōngyè)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行动,加快构建张掖特色“363”工业发展体系,大力推动张掖经开区(jīngkāiqū)等省级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全市27个行业(hángyè)大类中,17个行业增加值(zēngjiāzhí)增速(zēngsù)保持增长,增长面达63%;甘州区、高台县、滨河集团在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中作出突出贡献,被(bèi)省政府通报表扬;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链项目108个,建成37项,实现工业产值285亿元;新培育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7户、专精(zhuānjīng)特新中小企业5户,企业培育量质齐升。
张掖 扬优聚势 突出特色 奏响发展新乐章(yuèzhāng)
肃南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(jiùshì)金山银山理念。 王将
中帛源全钒液流储能电站。山丹(shāndān)县委宣传部供图
张掖市(zhāngyēshì)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“双缩减”。张掖市林草局供图
马站村农户(nónghù)在有机娃娃菜种植大棚里除草。郁婕
中船风电整装待发(zhěngzhuāngdàifā)的塔筒。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
张掖LNG储备中心(zhōngxīn)二期项目建设现场。山丹县委宣传部供图
盛夏时节,万物(wànwù)并秀、欣欣向荣。在祁连山下、黑河岸边,一座城市正以全新的姿态(zītài)迎接发展机遇(jīyù)。近年来,张掖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安排部署,紧扣“一屏三地”功能定位,扬优聚势,加速(jiāsù)追赶,将自身(zìshēn)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,坚定信心保持韧劲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张掖篇章。
生态向(xiàng)“绿” 书写新答卷
夏日(xiàrì),民乐县西南部河流蜿蜒、万木争荣。
“以前护林靠‘单打独斗’,现在有了联勤机制,让我们‘攥指成拳’。”在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zìránbǎohùqū)大河口核心区的(de)海潮坝生态警务室,民乐县公安局顺化派出所民警冯玉华说。
海潮坝(bà)生态警务室的成立(chénglì),打破了过去“林草管林、水利管水、公安管案”的碎片化治理模式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民乐县公安局联合林草、农业农村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8个职能部门,共同建立联勤机制,将本土优势(yōushì)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今年以来,共开展联合巡查6次,覆盖3.24万亩林地、9.44万亩草地(cǎodì)、0.16万亩湿地(shīdì)及水域岸线。
“现在接待游客时,我都主动(zhǔdòng)宣传生态(shēngtài)保护政策。”民乐县南丰镇一农家乐经营者说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张掖市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(jīnshān)银山理念,将生态(shēngtài)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置于突出位置,全方位、系统性地推进生态建设。
“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。”在近日(jìnrì)举办的(de)“世界防治荒漠化(huāngmòhuà)与干旱日”主题宣传活动甘州区中心广场宣传点,志愿者正在面对群众科普生态保护知识。
“我每年都会参加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宣传活动。现在群众对生态(shēngtài)环保越来越了(le)解和重视。我身边有很多人都自发加入了植树造林、节约用水、野生动物救助等保护生态的行列(hángliè)。”现场一位从林业系统退休的老职工很是感慨(gǎnkǎi)。
近年来,张掖市以保护山水、增加绿量、治理风沙为主(wéizhǔ)线,以北部风沙线、中部绿洲防护林体系和(hé)南部(nánbù)水源涵养(hányǎng)区为主攻方向,依托国土绿化试点示范、“双重”规划、“三北”工程等项目,累计完成(wánchéng)营造林224.71万亩(wànmǔ),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092.9万亩,退耕还林4.17万亩,综合治理沙化土地327.2万亩,林木覆盖率(fùgàilǜ)、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分别达25%、50.98%,全市林草资源得到(dédào)有效保护,生态效益显著提升,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,林草事业发展态势良好。
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(guójiā)公园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段,雪峰绵延,与苍翠林海交相辉映;清溪穿林,牦牛群悠然食草,共同勾勒出雄浑与灵秀兼具(jiānjù)的高原生态画卷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(huò)(huò)漫步于木栈道,或驻足远眺,或俯身林间,争相打卡留念。
近年来,肃南县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的基础(jīchǔ)上,持续完善(wánshàn)旅游基础设施,打造集生态观光、科普研学、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。据了解(liǎojiě),今年入夏以来,祁连山(qíliánshān)国家公园肃南段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5%,生态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张掖持续做好生态保护(bǎohù)工作,让水更清、天更蓝、城更美。
临泽县全力打好“三北”工程(gōngchéng)攻坚战,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工程,大力实施全国防沙(fángshā)治沙综合示范区等生态项目,完成人造灌木林36670亩(mǔ),治理沙化土地8200亩,义务植树50万株,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.07万平方米,城区绿化覆盖率(fùgàilǜ)达45.99%;
高台县将质量优先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,严把(yánbǎ)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关,加强(jiāqiáng)项目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,实行闭环管理,做到环环相扣、责任到人,确保干一片、成一片、巩固一片;
民乐县在祁连山北麓重点开展人工造林、退化(tuìhuà)林修复等,增强水源涵养(hányǎng)能力(nénglì);在中部绿洲区推进城乡绿化美化、退化草原治理;在北部风沙区实施封山育林,营造防风固沙林,遏制风沙南侵……
“我们将立足‘一屏(yīpíng)三地’功能定位,突出祁连山、黑河及(jí)北部防沙治沙带‘三大重点’,坚决筑牢守好(hǎo)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。”张掖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农业向“新” 激发(jīfā)新活力
清晨6时,临泽县平川镇三二村的(de)玉米制种田里,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,开始巡田飞防。伴着旋翼的嗡鸣,雾化药液如(rú)细雨般均匀洒落,12亩(mǔ)田地的作业片刻间高效完成。
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了(le)半辈子的村民刘学建,如今当起(dāngqǐ)了“甩手掌柜”。
为何?“洒农药租无人机、施水肥借(jiè)配方专家、防虫害用专业技术员、收玉米租联合收割机。这些成本一年一亩地(dì)才400多元。”刘学建干净利落地给出(gěichū)了答案。
玉米制种田间管理的耕、种、管、收、土、肥、水、药等关键要素,均可通过“租赁服务”方式妥善解决。“8次肥、9轮水、1块(kuài)地拖住庄户人”的往日场景不(bù)复(fù)重演,取而代之(qǔérdàizhī)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村民带来的便捷与高效。
在甘肃谷丰源农工场农业社会化服务(fúwù)有限公司,工作人员忙着(zhe)穿梭于全市各县区的田畴沃野间,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。公司总经理谷科强介绍:“无论是整地播种、植保防治,还是测土配方(pèifāng)、收粮归仓,只要一个电话,公司就能派出专业服务队对(duì)田地开展托管服务,完成‘诊断’‘开方’‘治疗(zhìliáo)’‘康复’的全科服务。”
在这个被群众形象称为“农业三甲医院”的服务体系里,每株玉米都有(yǒu)自己的“电子病历”——卫星遥感是(shì)“全身体检”、无人巡防是“送医(sòngyī)下乡”、测土配方是“专家门诊”、田间管理是“一级护理”。
如今,农民(nóngmín)当上“田掌柜”,企业当上“田伙计”。
为了让“田掌柜”放心,张掖市建立(jiànlì)了农业社会化(shèhuìhuà)服务的严格“执业”规范:公开招标遴选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。由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、镇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和制种企业代表组成评审团进行“资质考核”,并结合各村土壤(tǔrǎng)墒情、水肥条件等实际情况(qíngkuàng),科学划定服务区域(qūyù),实现“一村一策”精准匹配。
“这套(zhètào)制度既确保了服务(fúwù)组织的专业性和公信力,又充分尊重了农民意愿和本地实际需求。”平川镇(zhèn)副镇长吴培涛说,“相较于传统制种玉米田地,农业社会化服务田地每亩综合节本增效超380元。”
种好田,出好物。如今,随着(suízhe)消费升级,绿色有机(yǒujī)农产品日益受到青睐。
在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(cūn),这里的有机蔬菜产业正在蓬勃发展。
田间地头一垄垄碧绿的(de)蔬菜长势旺盛。冷库车间里,一箱箱打包好的蔬菜码放在运输车里,发往(wǎng)北京、深圳。
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马站村依托优越种植(zhòngzhí)条件,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有机(yǒujī)蔬菜产业,成立村集体公司——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通过“走出去+请进来”,先后与福建世纪椿芽、云南芸岭鲜生等(děng)企业合作种植有机蔬菜,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。
马站村党总支(dǎngzǒngzhī)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马兆存举了(le)个例子:“我们的一棵西蓝花(lánhuā)卖3.9元,一棵娃娃菜卖2.6元,实现了从‘按吨卖’‘按斤卖’到‘按棵卖’。”
2024年(nián),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200万元(wànyuán),亩均收入3.5万元,较普通蔬菜增收(zēngshōu)5倍以上,带动村集体增收147万元。
有机蔬菜种植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还带动了周边300多名村民就业。“工资每天能拿到150元。这个工作周期长,从每年(měinián)2月一直工作到11月底(yuèdǐ),收入可观。”马站(mǎzhàn)村村民钱雪说。
近日,张掖市相继举办2025年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(chǎnxiāo)对接会和第八届中国有机大会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、企业代表齐聚一堂,通过展示推介、对接洽谈(qiàtán)、直播带货、现场考察等形式,为丝路(sīlù)寒旱地区有机农业(nóngyè)发展把脉问诊,着力(zhuólì)打造“甘味”品牌和“金张掖农优品”品牌矩阵,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产销精准对接。
甘肃前进现代农业(xiàndàinóngyè)发展(fāzhǎn)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祥表示(biǎoshì):“前进牧业始终坚持生态养殖和技术创新。这次与南方乳业达成了1万吨有机乳品的供应合作。我们(wǒmen)将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供应能力,让更多人喝上张掖优质有机奶。”
满载14吨西蓝花的冷链货车,从(cóng)山丹县(shāndānxiàn)发往上海;甘州区万亩供港澳蔬菜基地喜迎丰收,一筐(yīkuāng)筐新鲜蔬菜48小时内即可抵达香港市场;民乐县依托安鹿臣“智联无界(jiè) 数启新程”数智链2.0系统,助力农特产品更好“走出去”……
近年来,张掖市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发展(fāzhǎn)“六个空间”,推动全市“三农”工作呈现出稳中(wěnzhōng)向好、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。
2024年,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1.73万亩,新建高标准农田26.12万亩;建立粮油(liángyóu)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100个,抓点示范面积23.29万亩;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92.38亿元(yìyuán)并首次发布;以“娃娃菜”为认证(rènzhèng)产品(chǎnpǐn),取得西北地区(xīběidìqū)第一张农产品碳标签、全国首个娃娃菜农产品碳标签。
工业向“上” 迸发新动能(dòngnéng)
盛夏时节,山丹县(shāndānxiàn)东乐北滩的张掖LNG储备(chǔbèi)中心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。
两座巨型白色储气罐与排列整齐的现代化生产(shēngchǎn)装置相互呼应。在机器的轰鸣声中,生产线满负荷高效运转(yùnzhuàn)。
张掖LNG储备中心是河西地区重要战略能源保障基地。自2022年(nián)启动投料生产(shēngchǎn)以来,张掖LNG储备中心一期项目已实现年生产液化天然气12万吨(wàndūn)的目标,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在不远处,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进入(jìnrù)到最后的冲刺阶段,土建工程完工(wángōng)率达99%,设备安装等工作接近尾声。
“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后,将具备日处理150万立方米(wànlìfāngmǐ)天然气、5.9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存能力,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应急储备基地,为区域(qūyù)能源安全筑牢坚实屏障(píngzhàng)。”张发集团能源公司经理薛久年(nián)说。
近年来,张掖(zhāngyē)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(gōngyè)化,以“扩总量、提质效、增贡献”为主攻方向,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、项目建设稳中蓄势、产业发展稳中向好、企业培育(péiyù)稳中提质,加快(jiākuài)构建张掖特色“363”工业发展体系。
工业底盘持续夯实(hāngshí),发展能级跨越提升。
高台县以科技创新(chuàngxīn)驱动产业创新,着力锻长板、固底板、补短板,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新型(xīnxíng)工业化提级扩能,现代化(xiàndàihuà)产业体系构建稳步前行。
高台县罗城镇戈壁滩(gēbìtān)上(shàng)(shàng),高台上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北部滩百万千瓦风电基地20万千瓦风电项目上,一组组风力发电机叶片在微风中缓缓转动。
这里安装风力发电机组32台,建设储能设施1套、升压(shēngyā)站1座。“公司于2025年5月升规。1至5月累计实现产值3031万元。”高台上(táishàng)电新(xīn)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甘州区巴吉滩上,甘肃黑河硅基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、机器(jīqì)轰鸣,大型钢结构(gāngjiégòu)智能工厂雏形已现:
4台矿热炉拔地而起,综合(zōnghé)办公楼、化验室、化水(huàshuǐ)车间、锅炉基础、炉后(lúhòu)除尘设备等基础工程完工,正在进行电炉、除尘、空冷岛、余热发电锅炉等设备的安装;
在(zài)山丹县赛马(sàimǎ)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,工程车(gōngchéngchē)、挖掘机来来往往,施工人员忙着建设马厩、马术俱乐部、马术观赏区等主体工程,产业园雏形显现……
时下,张掖市一个个(yígègè)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,一条条优势产业聚链成群(chéngqún),工业发展热潮持续奔涌。
2024年以来,张掖市深入实施(shíshī)强工业(gōngyè)行动和工业突破发展行动,加快构建张掖特色“363”工业发展体系,大力推动张掖经开区(jīngkāiqū)等省级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全市27个行业(hángyè)大类中,17个行业增加值(zēngjiāzhí)增速(zēngsù)保持增长,增长面达63%;甘州区、高台县、滨河集团在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中作出突出贡献,被(bèi)省政府通报表扬;累计实施重点产业链项目108个,建成37项,实现工业产值285亿元;新培育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7户、专精(zhuānjīng)特新中小企业5户,企业培育量质齐升。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